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全国政协常委葛剑平:生态资源不是“免费的午餐”

发布时间:2014-11-25浏览次数:

“生态资源如何参与分配,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表示。

据葛剑平介绍,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征收范围分原油、煤炭、天然气、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7个税目,尽管覆盖了大部分已知的矿产自然资源,但仍有许多自然资源未包括在内,如水、黄金、地热、森林等资源。

“由于大量的自然资源被作为‘免费的午餐’无偿使用,从而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从而使人类生存的条件受到严重影响,为经济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葛剑平表示。

据介绍,1997年美国2500名经济学家,包括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发表了一项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气候变化的声明,指出最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是通过基于市场的政策。“这表明了生态资源也要‘付费’的必要性。”葛剑平说。

那么生态功能能否以货币方式进行计算?

“我认为是可行的。”葛剑平进一步做了解释,“目前我国积极开展和推广的‘碳汇造林’项目,就是将造林和森林管理增加的碳汇加以计量,并作为生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动其价值化的同时,还能促进企业自愿减排。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也需要一只‘看不见的手’,也需要积极培育生态服务市场,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

在葛剑平看来,发展和推进“生态服务型经济”,就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以生态服务价值为核心,以林权制度改革和水权市场建立为契机,借助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构建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商品生产、生态交易和生态消费市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服务型经济和服务产业。

我国如何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葛剑平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国家首先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服务价值,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协调因自然资源开发而引起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葛剑平表示。

同时葛剑平认为还要界定清晰的生态产权边界,赋予产权主体对称的权利激励与责任约束;建立多元化生态产品开发和交易机制。

葛剑平还特别提到了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要建立公正合理、运行规范的评价体系和市场机制,推动生态补偿的产业化升级。”

葛剑平表示,还应发挥资源价格的杠杆作用。按照“谁使用谁付费、多使用多付费、多排放多负担”原则,完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积极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引导企业绿色生产、社会绿色消费。并提升碳汇产品品位,加大碳汇交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