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经纬>>正文
以国际化视野和行动推进“双高计划”
2019-05-24 08:12 张慧波  《中国教育报》 审核人: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近日启动,重点支持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是“双高计划”的基本定位,“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双高计划”的建设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用具有国际化大视野和大格局的行动推进“双高计划”建设,融入世界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走进世界职业教育中心,参与职业教育全球治理。

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双高计划”质量、标准和特色

教育部、财政部《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有质量、有标准、有特色是“双高计划”的内在要求,这三方面要求都应体现“国际化”的特征。

国际化视野下的“有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将质量作为核心理念之一贯穿始终。没有质量,教育发展无从谈起。就“双高计划”而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双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水平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基本要素。其中,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素养,方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双师队伍建设应以是否具有行业权威和国际影响,是否能够承担国际化项目作为重要依据,要求教师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能力。校企合作需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机遇,伴随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拓展合作伙伴和合作领域。

国际化视野下的“有标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标准化建设是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在“双高计划”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我国高职学校和专业应主动接轨国际先进职业教育体系,对接“世界一流”职业教育标准,这是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我国高职学校和专业应致力于建设和输出“中国职教标准”,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这是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的必要条件。

国际化视野下的“有特色”。国际化是我国高职学校和专业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发展形势的现实需求,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打牢“扎根中国”底色的前提下,高职学校和专业应扩大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的交流融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打造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以“扎根中国”的国际化行动实施“双高计划”

“双高计划”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也应立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标准引进与输出相结合,创新职教援外模式,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引进国际标准与开发中国特色、国际通用标准相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标准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教育规范,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双高计划”应立足本土,在对接国际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将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本土化与本土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有效统一。加强对现有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研究,将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要求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需求结合起来,促进职业教育实践与国际标准有效对接,避免“生搬硬套”。将标准引进与证书引进相结合,探索国际化职业技术证书落地的有效模式。与行业组织及国际龙头企业合作,开发国际标准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推进本土标准的国际化。

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升国际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指明了方向,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主要渠道。高职学校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开展校际对话与交流,加强国际理解,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积极与“走出去”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为其培养熟悉当地风俗、文化、法律的技术技能人才。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开展面向当地员工的职业培训,培养既懂中国管理和文化又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当地员工,提升当地人力资源水平。以“走出去”企业发展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革新、管理咨询等服务。

在创新对外项目合作模式中输出职业教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参与到对外项目合作活动中来。对外项目合作已成为中国高职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学校应创新对外项目合作模式,加强发展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的理论提炼和总结,并结合发展中国家产业特征、职业特性等实际情况,进行在地化改造,增强中国职教的辐射力。助推培训项目与课程教材的输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及出版机构合作,选择翻译国内优秀的职业教育教材,将培训项目打包输出,增强当地职教教学的适用性。加强与“走出去”企业合作,校企联合开展海外培训、共建基地、海外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对外项目合作,将职业教育项目合作与培养中资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机结合,实现对外项目合作与“走出去”企业发展有效统一,探索产教融合对外项目合作的有效模式。

(作者:张慧波,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主席)

关闭窗口